腊月二十三在民间是传统小年,是祭灶神,扫尘,沐浴,理发的日子,在农村,家家户户从早晨开始为过小年做准备,听老辈人讲,腊月二十三小年是仅次于大年三十的重要节日,小年里这些禁忌需要遵守,以图个吉利吉祥平平安安过大年。
小年之“祭灶”
祭灶的风俗,由来甚久。旧时,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"灶王爷"神位,传说他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,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。
每到腊月二十三,灶王爷便要升天,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。玉皇大帝根据汇报,会将这一家在新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之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。
因此,对一家人来说,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。
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的祭灶仪式,因各地习俗的相异,表现的祭拜方式也不尽相同。但基本上是上供、上香、祭拜、许愿等,以期让灶王爷能"上天言好事,下界降吉祥";也有的围炉守岁,以此恭送灶王爷等。
小年之“吃灶糖”
古话说"二十三,糖瓜粘,灶君老爷要上天"。灶糖又称糖瓜、关东糖、大块糖,一年之中,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。
它是祭灶神用的,每每腊月二十三,人们就会以供灶糖等方式(有的地区也会吃饺子、烙葱花油饼)来祭灶。
这一天,灶王会上天去汇报人们在这一年中的行为善恶,玉皇大帝便根据灶王的回报,决定奖善罚恶的度数,如此规范人们的行为,是中国民俗中重要的传统文化。
所以,人们在当天就会用灶糖去供奉灶王爷,希望能得到灶王庇护,为自己说好话,在新年能够结好运,祈求平安喜乐。
大扫除
到了腊月,家家户户都准备过年了。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,拔除不祥。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,做到窗明几净。在北京,通常把腊月二十四日定为"扫房日。
扫尘主要是将家里进行彻底清洁,主妇通常先将房里的床铺家具遮罩起来,用头巾将头包好,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。扫屋之后,擦洗桌椅,冲洗地面。扫房之后,各店铺、居民家焕然一新。
新贴的春联,鲜艳夺目,显示着红红火火的鸿福盛景。活灵活现的门神,抬头见喜的横幅,精美的窗花,五彩的年画,花团锦簇的灯笼,和神龛上丰饶的祭品,无不显示着喜气洋洋、欣欣向荣的节日景象。